新闻中心 /News
QY千亿·国际(唯一)官方网站“清凉”需求释放 带动夏季消费升温
QY千亿国际夏日热浪来袭,“清凉”、“防晒”成为度夏热门选择,同时夜间消费、赛事带动等也成为市场热点。业内人士指出,这些新需求新增长点彰显了市场潜力,推动消费持续升温。
伴随各地纷纷进入高温酷暑模式,鲜明的夏日特色愈发凸显。什么值得买平台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,7月份“消夏”关键词商品成交总额同比增长18.32%,相关冷饮、水果、装备成交总额均明显上涨。具体来看,消费者对于消暑饮食的需求增长明显,养生、清凉、美味成为选择关键词。冷饮也迎来销售高峰,气泡水成交总额同比增长29.76%,伊利、蒙牛、八喜、和路雪旗下相关冰淇淋产品备受用户青睐,一些老字号冷饮品牌也在今年再度翻红,如中街1946的GMV同比增长144.80%。
普遍高温下,出门或宅家都少不了各类降温神器的加持,清凉用品受到追捧。7月份,在什么值得买平台内,可挂脖、可手持的便携风扇GMV同比增长51.52%,清凉油GMV同比增长51.12%。此外,以冰凉贴、冷感毛巾为代表的“敷于皮肤表面的物理降温方式”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,GMV分别同比增长122.70%、100.29%。
在得物App上,“夏日必穿防晒服”、“夏日清凉好物推荐”、“清凉夏日穿搭”等夏日话题纷纷登上得物社区热搜。入夏以来,“小风扇”销量同比增长超260%,不少品牌力推的半导体制冷小风扇因为“制冷冰敷”、“超高速”等新概念深受年轻人青睐,比如一款“超高速制冷小风炮”销量同比增长超300%。
随着2024巴黎奥运会开赛,不少热门赛事项目相关的体育运动也与奥运同频共振,受到广泛关注。美团数据显示,7月份,体育运动的搜索量较6月同期增长180%,20-35岁的消费者是主力。
游泳、羽毛球、射箭、攀岩等项目成为消费者搜索最多的项目。美团数据显示,今年7月以来,全国“游泳场馆”的搜索量同比增长30%,“羽毛球”的订单量同比增长90%,“射箭馆”的搜索量同比增长40%,“攀岩馆”搜索量同比增长62%。
受运动健儿的冲金热潮驱动,网球、乒乓球等球类运动的线上订单量迎来快速增长。美团数据显示,今年7月以来,网球运动的搜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六成,网球体验课、网球培训季度课包在平台热销。“国动”乒乓球的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50%,上海、北京、天津、深圳、成都等地的消费者搜索热度最高。
运动类消费需求也带动了相关装备的销售。洞察敏锐的品牌们抓住趋势,将流量转变成了生意机会。在得物App上,防晒护肤品销量同比增长77%,防晒衣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0%。防晒衣正在成为清凉夏日穿搭首选,超薄、冰丝、透气、凉感、速干、防晒等功能性面料的广泛应用,以及撞色、拼接、可拆卸等时尚的造型设计,使防晒衣不仅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,还能带来舒适时尚的穿着体验,成为年轻人的“心头好”。蕉下、李宁等品牌防晒衣更是增长强劲,同比销量增长超过了200%。
“年轻人在夏日消费上展现出独特活力,在推动户外运动、出游等场景的消费增长上发挥引领作用。”得物App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天猫数据也显示,近一个月,晒背衣、瑜伽垫、防晒帽等“晒背周边”用品销量增长明显:晒背同比搜索增长超100%,瑜伽垫销量也迎来双位数增长,运动背心销量同比增长近50%。防晒帽、墨镜、折叠椅等热门晒背装备也迎来不同程度的热销。
另外,夜间消费等也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。此前商务部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,60%以上的消费发生在夜间。近段时间以来,全国各地文旅消费逐渐火热,叠加高温天气影响,夜间消费活力也跟着升温。
在北京,入夏以来,海底捞夜间客流量明显增长。“高峰时段甚至需要排队。就餐的年轻人居多,啤酒、特色饮品既是火锅搭子也是解暑神器,夜间的点单率也在上升。”海底捞三里屯店店经理说道。
该负责人介绍,自7月22日起,海底捞全国门店在21:00后进入夜宵时间,美蛙鱼火锅、麻辣小龙虾、喷香鸡骨肉+锅巴土豆拼盘、杨枝甘露冰豆花等多款限定新品上市,满足夜宵人群的味蕾需求。此外,海底捞还联动王者荣耀等品牌,给消费者在夜宵时刻带来更多趣味体验。
不只北京,美团数据显示,钟楼、大唐不夜城、街、骡马市步行街,是游客聚集的热门商圈,也是夜宵外卖的黄金区域,晚上8点之后,茶饮冰饮、烤肉烤串、特色小吃迎来“夜宵时间”,送达各个酒店、旅馆的外卖订单,络绎不绝。
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表示,餐饮商家、外卖平台等服务方,通过提供多样选择、释放更多优惠、完善服务水平,满足消费者对“性价比”的要求。线上消费也促进线下消费活跃,多样化的服务场景让消费需求多样化,促进了餐饮服务行业良性健康发展。
什么值得买电商营销负责人张宇昂表示,从“清凉一夏”的刚性需求,到如火如荼的观赛、餐饮消费,整个7月消费市场在新场景和新热点的加持下,既延续了暑期旅游旺季的火热,又呈现出极具季节特色的新活力,“不仅勾勒出一幅极具烟火气的夏日消费图景,更充分彰显了中国消费者的兴趣与潜力所在。”(记者王文博北京报道)